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康复治疗等知识,具备基本的康复功能评定、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1. 具有规范采集病史,进行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康复评定的能力;
2. 具有熟练的运动治疗技术和基本的推拿、传统手法等中医康复操作的能力;
3. 掌握常见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和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
4. 具有基本的作业活动分析、个体功能的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生产性活动训练、娱乐休闲活动训练等作业治疗的能力;
5. 具有为疾病恢复期患者进行简单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的能力;
6. 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提升康复服务水平的能力;
7. 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知识的应用能力;
8.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基础、疾病学基础、康复医学基础、临床疾病概要。
专业核心课程:康复评定技术、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作业疗法、中医康复疗法、常见疾病康复。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康复评定、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作业疗法等实训。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专科医院,民政、残联康复(康养)中心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开设,正是顺应社会民众健康、审美的需要,满足人们对意外伤害、疾病所致的残疾、手术后的恢复等在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等多方面的需求,有着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市场广阔。据有关方面曾对我国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现状做过调查,我国拥有13亿人口和6千万之多的残疾人,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不足5640人,每10万人口仅分摊不足0.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