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病案管理、疾病与手术分类等知识,具备基本的病案管理和编码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病案整理、病案保管、病案服务、病案统计和疾病与手术编码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1. 具有医院病案收集、排序和装订的能力;
2. 具有基本的疾病分类编码的能力;
3. 具有基本的手术分类编码的能力;
4. 具有对纸质和电子病案完整性和安全性保管的能力;
5. 具有向临床或科研方面提供病案借阅和借调的能力;
6. 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示踪系统对病案回收、上下架、出入库和借(调)进行管理;
7. 具有病案信息统计和提供统计报表的能力;
8. 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质量管理等知识的应用能力;
9.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疾病概要、基层卫生服务管理、医学信息技术应用。
专业核心课程:病案管理实务、病案保管技术、病案示踪管理、疾病编码技术、手术编码技术、病案软件应用、病案信息统计。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病案整理、病案保管、病案服务、病案统计和疾病与手术编码等实训。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国家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报告中指出,卫生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和信息标准,信息孤岛和信息瓶颈问题突出;医疗服务机构之间总体协同效果差,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卫生机构从2009年以来采用的分散式系统建设模式,即独立建设系统通常都存在着投资分散而导致的系统质量差、多点维护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以及信息准确、安全性能低等一系列问题。构建惠及百姓、服务应用、资源共享、实用互联的卫生信息管理平台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