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营养学基础、公共营养、营养配餐与设计、膳食营养管理等知识,具备营养调查、食物选购、营养素计算、营养餐配制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营养配餐、膳食营养管理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1. 具有调查市场和食物选购的能力;
2. 具有计算各类食物营养素含量的能力;
3. 具有调查和分析就餐对象营养与食疗差异性需求的能力;
4. 具有运用营养学知识设计菜谱的营养标签和食疗功能说明的能力;
5. 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依据就餐要求计算能量及三大产能营养素需要量;
6. 具有设计主副食品种、配制相应的食疗养生膳和营养配餐食谱的能力;
7. 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等知识的应用能力;
8.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专业基础课程:营养学基础、烹饪学基础、成本核算基本知识、膳食管理基础、保健品知识。
专业核心课程:公共营养、特殊人群营养、营养软件实用技术、营养配餐与设计、中医食疗药膳制作、食品安全。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营养调查、食物选购、营养素计算、营养餐配制等实训。在餐饮机构、营养配餐等相关企业进行岗位实习。
目前,我国消费领域为突出的矛盾是日益增长的食品质量、安全需要与现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和流通状况之间的矛盾。研究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开展公民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组织健康食品加工生产都需要营养、食品与健康的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和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食物结构和食物消费中的不合理状况日益显露,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并存,不科学、不文明的食物消费习惯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患高血压病人数1.6亿多,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另外,在我国有2.5亿人由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造成缺铁性贫血,有60%的成人正在步入亚健康状态。尤其是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比照,中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严峻的现实令中国营养专家们、食品专家们意识到,在国内开展公众的营养干预和指导已成当务之急,尽快引导我国食物发展步入科学轨道、加大食物结构的调整力度变得刻不容缓。以传统的饮食文化来优化食物与营养结构,并与预防营养性疾病相结合,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已迫在眉睫。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就业领域包括:医院、卫生防疫、食品质量检测、幼教、食品加工与销售、饮食业等。该专业形成的职业将成为我国新世纪热门的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