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公共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气象观测等知识,具备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施、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和检测、气象观测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气象观测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气象观测、气象观测设备维护的能力;
2.具有服务农业生产和农业防灾减灾的能力;
3.具有制作各类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能力;
4.具有编制各类公共气象服务材料的能力;
5.具有迅速组织、凝练文字、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的能力;
6.具有人工防雹、人工增雨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实施能力;
7.具有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和检测的能力;
8.具有适应行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和专业信息技术能力;
9.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气象学基础、气象灾害及其防御、现代防雷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气象观测技术、应用气象技术、公共气象服务技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设计。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气象观测、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与发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防雷装置检测及报告编制等实训。在校内气象实训基地、气象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不断增多,气象服务行业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气象服务专业是培养具有气象预报、气象服务、气象信息处理和应用等能力的专门人才,其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一方面,气象服务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气象局、气象科研院所、航空气象部门、海洋气象部门、农业气象部门、能源气象部门等单位中就业。他们可以担任气象预报员、气象服务工程师、气象信息处理分析专家、气象技术工程师等职位。
另一方面,气象服务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在同其他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中就业。比如,他们可以在新闻媒体等主流媒体中担任气象主播、气象评论员等职位。此外,气象服务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在能源、交通、农业、水利、环保、城市管理、旅游等领域中担任气象师、气象顾问、气象咨询专家等职位。
气象服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涉及到诸多领域。随着人们对气象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国家对气象服务行业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此外,气象服务专业毕业生还可以自主创业。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发气象服务软件、气象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等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准确、高效的气象服务。
总之,气象服务专业是一个前景非常广阔的专业,其毕业生有很多就业选择。无论是在气象行业,还是在其他领域,都有着很高的就业率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