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常见灾害风险识别与隐患排查、灾害风险监测与数据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知识,具备常见自然灾害和生产灾害的信息管理及处理等能力,具有责任担当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灾害信息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防震减灾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常见灾害风险识别与隐患排查、事故预防与调查、减灾的能力;
2.具有灾害监测与预警信息化管理的能力;
3.具有应急预案演练与现场救护的能力;
4.具有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与保养管理的能力;
5.具有作业时应急处置和危险时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
6.具有初步灾害危机干预、心理援助的能力;
7.具有初步将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防灾减灾领域的能力;
8.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防灾减灾概论、防灾减灾法律法规、职业健康与安全、安全生产与应急、消防工程基础知识、建筑消防设施。
专业核心课程:风险识别与隐患排查处理、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技术、应急预案演练与现场救护、消防安全管理、灾害预防与减灾技术、灾害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事故应急救护技能、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防灾减灾装备使用、消防安全设备使用和常见逃生、灾害信息管理和预警等实训。在灾害信息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防灾减灾等机构进行岗位实习。
随着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不断增多,防灾减灾技术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防灾减灾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构、民间组织、救援中心等机构从事与防灾减灾相关的工作。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制定和实施各种防灾减灾计划和应急响应方案,同时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救援中心则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紧急救援工作。
其次,防灾减灾技术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与防灾减灾有关的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自身也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需要专业人才来从事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同时,各类重大建设项目都需要进行安全评价和防灾减灾方案的编制,因此也需要大量的防灾减灾技术人才。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防灾减灾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在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事件中,需要应用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地震预测技术、智能安防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以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准确度。这些新兴的应用领域将为防灾减灾技术专业人才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机会。
总之,防灾减灾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广阔,但需要提醒的是,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具备很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并且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瞬息万变的灾害事件,从而更好地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